初冬,渤海湾畔,夜色正浓,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飞行教官孙宝嵩正在带领大家开展舰载战斗机夜间航线陆基模拟着舰训练。飞行跑道周围一片漆黑,闪烁着的着舰辅助系统信号指示灯指引着“飞鲨”返航的方向。随着轰鸣声越来越近,一架歼-15战机穿透夜空,逐渐降低高度、调整航向、瞄准着陆点稳稳着陆。孙宝嵩说,目前,飞行教官们已具备舰载机昼夜间全时域教学能力。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们在引导学员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万全 摄)
2012年9月,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开始入列服役。此时,距离世界上第一艘航母下水,已经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时不我待,中国海军对于舰载机飞行员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那种紧迫感,让飞行教官王勇至今难以忘怀。王勇告诉记者,航母就像一只力量满满的大手,随时可以手握尖刀刺向敌人,舰载机就是那把绝地挂尖刀,飞行员又是舰载机的灵魂,所以辽宁舰入列服役之后,舰载机人才的培养就成为焦点和重中之重了。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昼间飞行结束后,飞行教官王勇(左二)正在为学员们讲评着舰动作(周刚 摄)
2012年11月23日,是历史性的一天,中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实现拦阻着舰和滑跃起飞,实现了我国固定翼飞机由“岸基”向“舰基”的突破。而就在同一时间,从全军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飞行员汇聚一堂,开始了崭新的征程。绝地外挂在这条充满未知的坎坷道路上,飞行员们放下过去的荣耀,目光聚焦在决胜未来的海天战场,开始了舰载机飞行事业的艰难探索。孙宝嵩说,开始几年,他们都是“先做学生,再当先生”,一边自己摸索着飞行,一边总结经验,再把总结出来的经验固化下来,逐步形成了规范的训练大纲和教学法。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昼间飞行训练,这是机组已完成对飞机的最后检查,飞行教官们驾驶战机整装待发(赵天淏 摄)
在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人民海军自主培养了多批舰载机飞行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走进了一线部队,另一部分就成为第一批专业飞行教官。随着海军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训练团正式组建,训练团组建时的一幕幕难忘场景,王勇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王勇说,那个时候,飞行教官总共就那么几个人,所有参谋都是新人,但是大家都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任务,从零开始,向着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进发。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昼间飞行训练,这是一架歼-15战机在起飞线处蓄势待发(万全 摄)
训练团组建之初,缺教材、缺标准规范、缺组训经验,面对这样的困境,飞行教官们开始了一场“拓荒之旅”,他们几乎是白天训练,晚上研究,周末编教材,晚上还要给学员讲评。讲评后,他们还要抽时间把第二天的飞行内容再研究确定,见缝插针地开展学习训练,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
就这样,训练团的飞行教官们坚持发扬“拓荒牛”精神,在较短时间内,就制定了教学大纲,优化了组训流程,并啃下了空域精细化管理、塔台指挥模式改革等多个“硬骨头”,训练效益大幅提升。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昼间航母资质认证,这是新一批“生长模式”学员与飞行教官王勇(中)庆祝取得着舰资质(姜涛 摄)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训练团培养的首批“生长模式”飞行员,成功在航母辽宁舰着舰,并通过航母资质认证,实现了单批认证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小、飞行时间最少、培养周期最短的历史性突破。飞行教官丁阳告诉记者,目前训练团已经初步实现了以作战训练为主的体系向教学训练体系的转变,不但培养的周期缩短了,而且培养学员的层次也提升了。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万全 摄)
壮志凌云,决胜海天。飞行教官王勇说,身处伟大的时代,他们这一代舰载机飞行教官有幸能够接受党和人民的召唤,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这个伟大目标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伴随着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壮美航迹,一代代飞行教官将继续以开路者、探索者的姿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为中国航母输送更多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
来源:央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