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月而生,一路向阳!
大家好,我是沐月生,希望我的分享能让大家共同进步,关注及时获取更多分享。
人工湖施工方案
人工湖是本项目的一个重要景点,由中心湖和河道组成,从南至北贯通整个园区,总面积约10万平米。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原河道导流→土方填挖、整形、运输→驳岸施工→滚水坝施工→桥结构施工→防水毯工程→厚粘土回填→火山岩散置
施工方法:
1.1施工准备:
(1)准备施工所用记录表格、相关施工图及与施工有关的地质勘察报告等技术文件;
(2)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助下,由勘测设计单位将测设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主要建筑物轴线方向桩和起点、工程地形图等有关测量数据向项目部交底,现场交接各类控制点,并对坝区原设计控制点进行复查和校测,并补充不足或丢失部分;
(3)用于测量定位的经纬仪、水准仪应在有效标定期内;用于施工的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机械性能状态;
(4)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做好有关资格证明文件的报验工作;
(5)做好施工前与图纸相关的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
1.2测量定位:
(1)依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桩位平面图、控制桩图。
(2)测放工具:电子经纬仪,水准仪,50m钢尺,铁锤,长度500mm的钢筋。
(3)测放方法
①根据勘测阶段的控制点,建立施工控制网,对三等以上精度的控制网点、湖体轴线标志点等处设固定桩,并标明桩号,桩号与设计采用的桩号一致。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在建筑物轮廓线以外,不妨碍施工,引测方便,并设立在不发生塌落、变形的土层上,并做好桩点保护工作;
②在开挖和填筑过程中,定期进行纵横断面坡度测量,并将施测成果绘制成图表;
③湖体削坡前应定出放样控制桩,削坡后应施测断面,并与相应的设计断面比较,如误差过大应及时调整。
1.3原河道导流
河道源头位于园区最南侧,2条河道在园区中部汇聚为1条流向北侧。根据我方雨季时期在现场勘察的情况来看,河道水流量较小,流速较为缓慢,湖区施工季节主要集中在旱季,故河道导流施工在绕过湖区施工部位且不影响园区其他部位施工的情况下挖掘导流渠,进行导流。
导流渠长约1800m,开挖宽度为1m,深度1m,需要截断部分主要道路与园路,在这些位置设置临时通道以达到道路通畅要求,渠道截面做法见示意图。
1.4土方填挖、整形、运输
(1)开挖前做好临时道路,开挖过程中还要结合施工开挖区的开挖和开挖运输机械,规划好开挖区域的永久道路;
(2)根据各控制点,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法。开挖必须符合施工图规定的断面尺寸和高程,并由测量人员进行放线,不得欠挖和超挖;
(3)开挖过程中要不断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4)设计边坡开挖前,必须做好开挖线外的危石清理、加固工作。
(5)由于该湖体设计边坡较平缓,主要采用机械挖边坡,人工修边坡的施工方法。
(6)开挖时过程中遇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开挖中如护坡出现裂缝和滑动现象,应暂停施工,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做好处理方案,做好记录。
(7)土方开挖后,对需要回填的部分根据设计高程进行回填夯实。填方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施工时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每层不得大于30cm,回填料直径不得大于10cm。
(8)填筑料原则上采用现场挖方弃土,选择土壤粘粒较高,不含有杂物,有机质含量小于5%的土壤。由振动碾配合推土机逐层平整、压实,并配合人工进行平整。边缘、角落及碾压不到的部位使用蛙式夯机压实,打夯机行走应采取迂回路线,一夯压半夯,严禁漏压或欠压。回填土应每填一层,按要求及时取土样试验,土样组数、试验数据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边坡回填亦采用此方法。
(9)修帮和清底,为不破坏基础土壤结构,在距湖底设计标高30cm处预留保护层,采用人工修整到设计标高并满足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10)由于开挖土方均为原始土,利用价值较高,因此对于本工程可根据设计高程场内消化,不再外运。
人工湖的开挖: 最高点需下挖6m,低点下挖2m,平均需下挖3m~3.5m左右,湖区总面积约10万平米,需挖出土方约27万方。
各分区土方情况:
一区:基本保持现状,根据设计标高及现状标高场内适当调整即可,可能会有少量的余土或缺少土方的情况。
二区:需进行填方,平均需填高约1m左右。
三区:基本保持现状,根据设计标高及现状标高,场内适当调整即可,可能会有少量的余土或缺少土方的情况
四区:需进行填方,平均需填高约75cm~100cm左右
五区:自入口广场往北,需进行填方,平均需填高1.2m左右.广场往南变动较小,场内适当调整。
六区:主要为中心湖区,以开挖为主。
七区:需进行填方,平均需填高约1m左右。
八区:基本保持现状,根据设计标高及现状标高,场内适当调整即可,可能会有少量的余土或缺少土方的情况。
倒运方法:自中心湖区开始至横向中线以北,挖出土方主要运至2区及4区,横向中线以南,挖出土方主要运至5区及7区,场内挖方填方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共计开挖27.5万方,填方25.5万方
大勾机为日立330,运输车为20立方斯太尔载重车,大勾机一天平均约挖方1000方,运输机械一台为20立方,大铲车1台加大勾机1台一天约能完成填方堆地形600~800方。(此数据为保守估计,考虑现场可能出现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故取挖方1000,填方600~800)。工期为120天。
挖出27.5万立方土约需275台班,在工期内完成需3台大型勾机,配8台运输车(运输车运土时间主要以从挖方处直接运至回填平整地形处避免二次倒运平整来考虑,勾机1小时约挖150立方,1台运输车在理想运输状态下一车运走20立方,来回大约需20~30分钟,故配置4台运输车)。
根据挖方配置,填方堆地形需要3台大铲车及2台大勾机。
开始进行土方工程后,要注意实际日完成工作量,再根据实际量与计划量对比情况进行人员机械的合理分配,随时调整计划以保证按期完成。
1.5驳岸施工
驳岸是地面与水体的连接点,是建设在陆地与水体交界处的构筑物,它起到了围护水体、保护水体的边缘不被水冲刷或水淹的作用。
根据驳岸做法的节点,在湖体开挖整形完毕后,须先将驳岸砼结构完成后,方能进行防水毯施工及节点搭接。
施工流程如下:测量定位→素土夯实→驳岸结构(砖墙及砼)→防水层→厚粘土回填→面层块石(草皮)
(1)测量定位:布点放线应依据设计图上的常水位线,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并在基础两侧各20cm外放线。
(2)挖槽:由于本项目驳岸工程量较大,主要采用机械开挖及人工配合。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对需要施工放坡的地段,应根据规定放坡。
(3)素土夯实地基:开槽后应将地基夯实,遇土层软弱时需进行加固或换土处理。
(4)结构施工:按设计图纸(工程洽商或设计变更)核对加工完成的钢筋,对其规格型号、形状、尺寸、外观质量等进行检验,挂牌标识;按照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用墨斗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位置线;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按照先短向钢筋,再长向钢筋的顺序绑扎,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人踩不变形为准,一般为1m左右1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交错变换方向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垫块的码放,间距1m为宜,厚度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
底板模板安装按位置线就位,外侧用架子管做支撑,支撑点处垫短块木板;两侧模板宜采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或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板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肋上,调整两侧模板的平直,完成后外侧用架子管进行支撑,支撑要求坚固平稳。
钢筋模板完成,经检验合格后进行结构混凝土浇筑,如有出现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m的情况时,应制作溜槽;整个结构连续进行浇筑成形,施工缝设置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应小于50cm。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若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应相互配合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2~3天后拆模,拆模后采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养护,养护时间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5)防水层施工与整个湖区同时进行,具体工艺见防水毯施工
(6)砌筑岸墙:浆砌块石岸墙的墙面应平整、美观,要求砂浆饱满,勾缝严密。隔25-30m做伸缩缝一道,缝宽3cm,可用板条、沥青、石棉绳、橡胶、止水带或塑料等防水材料填充。填充时应略低于砌石墙面,伸缩缝表面用水泥砂浆勾满。如果驳岸有高差变化,应做沉降缝,确保驳岸稳固,驳岸墙体应于水平方向2-4m、垂直方向1-2m处预留泄水孔,口径为120mm×120mm,便于排除墙后积水,保护墙体。也可于墙后设置暗沟、填置砂石排除积水。
(7)压顶石应向水中方向挑出至少5-6cm,并使顶面高出最高水位50cm为宜。
中心湖的施工包括两类驳岸,即块石和草坡驳岸,施工时尚需注意以下要点:
(1) 河岸的坡度应在自然安息角以内,确保河坡不会塌方。也可以把靠近水面的河坡做得较平坦些,对河坡上的泥土进行处理,或铺筑一层易使绿化种植成活的营养土,然后再铺筑草皮;
(2) 在草皮铺筑时,用竹钉钉在土坡上,不使草皮下滑。在草皮养护一段时间后,草皮生长植入土中,完成驳岸草皮的施工;
(3) 块石驳岸应坐落在坚实的地基上,如是松土、淤泥土、回填土则应进行加固处理。块石砌筑时采用外侧干砌、不留浆、内侧浆砌的方法进行施工,块石材料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砌筑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泥垢等杂物;
(4) 块石驳岸的混凝土基础应浇水湿润,块石也应湿润阴干备用。块石采用交错组砌法,灰缝不规则处理,外观要求整齐。选择适宜的石块,石料如果有凸出,应用铁锤修整打掉;
(5) 块石砌筑前,应先检查基槽的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放出基础的轴线和边线,立好基础皮树杆。皮树杆上应标明退台及分层砌石高度,皮树杆之间要拉对准线。砌筑阶梯形基础时,还应定出立线和卧线,立线是控制基础每阶段的宽度,卧线是控制每层高度及平整,并逐层向上移动。砌第一层石块时,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石块大面向下,基底要坐浆。砌在转角上的,称为“角石“,角石两边应与准线相合,外面的石块称为“面石”,最后填中间部分,成为“填腹石”。砌填腹石时,应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缝隙最小,然后再将细石混凝土填在空隙中,使主体结构无空隙。砌筑第二层以上石块时,每砌一石块应先铺好砂浆,砂浆不必满铺到边,尤其在角石及面石处,砂浆应离外边约40~50mm,并铺的稍厚些,当石块往上砌时,恰好压到要求厚度,并刚好填满整个灰缝,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阶梯形基础上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块应相互错缝搭接,宜选用较大的块石砌筑;
(6) 块石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果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槎,应砌成斜槎。块石每次砌筑高度应不超过1.2m。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7) 块石找平:当接近找平高度时,应注意选石和砌石。到找平面时应大致水平,也就是达到大平小不平的效果,而不可用砂浆和小石块来铺平;
1.6滚水坝施工
滚水坝集中在中心湖区及各桥体下部,是水流从高向低呈台阶状逐级跌落的动态水景。在地形较陡处,水流经绝地辅助卡盟过时容易对无护面措施的下游造成激烈冲刷,在此处设置滚水坝,可减缓对地表冲刷,同时也形成了极具韵味的落水景观。
根据做法的节点,在湖体开挖整形完毕后,须先将滚水坝砼结构完成后,方能进行防水毯施工及节点搭接。
施工流程如下:测量定位→素土夯实→滚水坝结构(砖墙及砼)→防水层→厚粘土回填→压顶及火山岩砌筑。
(1)定位放线:布点放线应依据设计图上的常水位线,确定滚水坝的平面位置,并在基础两侧各20cm放线。
(2)挖槽及夯实:由于本项目滚水坝工程量较大,主要采用机械开挖及人工配合。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对需要施工放坡的地段,应根据规定放坡。开槽后应将地基夯实,遇土层软弱时需进行加固处理。
(3)结构施工:坝体结构做法同驳岸结构做法。
(4)防水层及回填土与驳岸施工相同。
(5)压顶石施工:应向水中至少挑出5-6cm,并使顶面高出最高水位50cm为宜。面层砌筑火山岩使各层面火山岩顶部标高保持大体水平一致,以保证跌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1.7桥结构施工
本项目中桥结构较多,共有车行桥3座,人行桥5座,玻璃桥1座,木折桥2座。在湖体开挖整形完毕后,各桥结构基础需先施工完成后,才能进行防水毯施工,这样利于桥结构基础与湖体连接处防水毯节点处理,并能避免出现防水毯施工完成后进行结构施工而造成破坏防水层的情况。
施工流程如下:测量定位→桥结构施工(含灌注桩、桥结构砼等)→防水毯施工→保护层→厚粘土回填。
桥结构桩及钢筋砼等做法工艺参照灌注桩及钢筋砼施工方案。
1.8防水毯施工
(1)工艺流程:
(2)基底要求:
①地基土应排除大颗粒土或砾石,因为粒径过大可能刺穿膨润土防水毯。掌握标准为地基土中应当有80%的颗粒通过0.25mm的筛子;
②当膨润土防水毯直接铺设在地面上时,地基表面必须严格遵照工程规范要求施工。铺设膨润土防水毯前的地基状况必须得到设计师的认可。完成施工的地基必须坚固,没有突然的高度变化、空鼓、裂缝、结冰和积水;
③地基表面必须平滑,没有植物、尖石、石子、木棍、施工碎片以及其它有可能损坏膨润土防水毯的异物。然后用滚轮压实机压实以除去车印、脚印和地面凹凸。另外,大于12mm的地面凸起也要辅助绝地求生铲碎或压实。
④整理后的基面允许潮湿,但不得有点状漏水或线状流水现象;基面渗漏水治理应以堵为主,如难以封堵,可采取临时引排水措施。基面低洼处的积水应清除;
⑤基面必须坚实、平整、圆顺、清洁,平整度应符合D/L≤1/6的要求;D—基面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基面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基面夯实度必须达到85%以上,基面应无尖锐突起和尖锐凹坑,有尖锐突起应去除,有凹坑应用粘土填平;基面阴阳角应用水泥砂浆做成φ50mm的圆角,或做成50×50mm的钝角。基面渗漏水治理和平整度处理完成后,须报请监理检查验收合格签字,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⑥垂直驳岸为砖墙或石头墙基面时,基面必须进行抹面处理;
⑦倾斜驳岸与垂直驳岸应做到圆滑过度。
(3) 防水毯铺/挂设的设备与机具
防水毯铺挂必须做到和基面严密服贴,防水层必须平整连续,施工后均匀压实;铺/挂设防水毯的设备与机具包括:简易吊装设备、铺/挂设台架、射钉枪、铁锤、裁切刀/剪刀;铺/挂设防水毯的辅助材料包括:水泥钉、垫片、甩头保护材料、防雨雪保护材料等,应准备充足,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4)下料:按要求准备好防水毯的下料场地。下料场地必须开阔、干燥、干净。下料宜精确,可少许富余,不得短缺;下料不合格严禁使用。下料前,必须先察勘现场,根据工程特点,确定铺设方案,方案原则上以尽量减少防水毯的搭接和节约材料为准。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多少下多少。做好余料保存和利用。
(5)锚固:防水毯在立面上应用水泥钉及垫片穿孔固定。
水泥钉的长度应不小于40mm,垫片可为圆形或方形,垫片的直径或边长应不小于30mm;钉孔应呈梅花形布置。水泥钉间距:立(斜)面不大于500mm、搭接缝处不大于300mm;在搭接部位,水泥钉距搭接缝边缘应为15~20mm。
垫片可用与水泥钉配套的圆垫片,也可用不小于1.0mm厚的镀锌铁皮现场裁剪而成的方形垫片。
如果施工图要求膨润土防水毯末端放入坡顶的锚固沟内锚固,锚固沟的前端应当为圆形,不能有任何尖角。锚固沟内的松软土层应当被移除或夯实。也可以采用将膨润土毯向坡顶水平方向延伸一段的方式锚固膨润土防水毯,这段长度根据工程情况设定。膨润土防水毯放置在锚固沟后,必须采用回填土的方法来固定。沟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正确的回填步骤必须依据工程图纸和工程规范要求。
膨润土防水毯必须完全延伸到锚固沟的底部,但不必延伸到锚固沟的后墙。
(6)搭接:膨润土防水毯的搭接方式是将两块膨润土防水毯的末端重叠搭接。搭接时要注意膨润土防水毯完全覆盖在地面上没有空隙,要防止松软土或碎石进入搭接区,除非有其它特别规定,膨润土防水毯纵向、横向搭接长度均不能小于300mm。使用膨润土粉加强防漏时,先将两块膨润土防水毯搭接好,再掀开上面一块,然后将膨润土连续均匀的撒在膨润土防水毯末端300mm宽的带形区域内。膨润土粉的厚度为3-5mm,宽度在200-300mm。大面防水毯的搭接缝不宜设在拐角处,搭接缝应离拐角500mm以上。搭接缝应清洁、密贴、平整,严禁皱折。立(斜)面上,防水毯的搭接必须是上幅压下幅。防水毯的拼接应尽量减少接缝,接缝宜错开300mm。立面搭接缝必须用膨润土防水浆封闭搭接缝内外。
(7)破损处修补:
防水毯铺/挂设过程中,因钉孔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破损,应妥善修补。修补方法是:在防水毯铺设过程中,对破损处先作明显标识;破损如为钉孔,用膨润土防水浆封闭即可。其它较大的破损,先用膨润土防水浆将破损部位封闭,再用同质防水毯覆盖修补,补丁应大于破损边缘300mm,并用水泥钉固定;同时,必须用膨润土防水浆将补丁周边封闭。防水毯一旦空鼓,应割开或切除少许防水毯,使之平整并与基面伏贴;割开或切除部位,先用膨润土防水浆封闭,再用同质防水毯覆盖修补,补丁处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300mm,补丁周边必须用膨润土防水浆封闭。
(8)成品保护:
膨润土防水毯不能在有积水或下雨时施工,当天铺设的膨润土防水毯上必须覆盖回填土。如没来得及覆土的防水毯遭雨水浸泡,不得人为地堆起扰动,可将雨水排干,晒干后再上人或机具进行后续施工。防水毯甩头时间过长,一定水化在所难免,不得将水化的水头截掉,新防水毯可直接搭在甩头上,并用防水粉加强,单纯的水化并不影响防水毯的防水性能。防水毯铺好后,施工方在后续施工时要对节点部位,如穿墙管、桥墩等处防水毯进行保护,其做法是用水泥砂浆覆盖,对于立面的穿墙管线处,在砌筑砖墙时,施工方要提醒工人对这一部位多加注意。成品保护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应指定专门人员协调后道工序,负责成品的保护。
(9)细部处理
① 铺设立面拐角处防水毯时,应先顺拐角用钉子固定防水毯,再固定其他部位,以防止防水毯空鼓、紧绷。
② 施工缝应增设不小于500mm宽的防水毯附加层,缝两侧各宽250mm;附加层应铺在大面防水毯上,附加层的固定应与搭接缝处相同;
③ 结构穿透物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先将穿透物根部的杂物清理干净;
b.严格按穿透物的大小形状在防水毯上挖洞;
c.底板穿透物在铺防水毯之前,应在穿透物根部四周洒膨润土防水粉;
d.套在穿透物上的防水毯应与基面伏贴,无皱折;
e.防水毯与穿透物的接缝必须用膨润土防水浆封闭为40×40mm的钝角;群管之间的区域也必须用不小于20mm厚的防水浆封闭;
(10) 甩头保护和链接
立面上的甩头应用300mm宽的白铁皮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防水板保护,以防止杂物进入甩头背后和施工对甩头的扰动、破坏。
平面上的甩头,用柔性临时保护层作U形包裹,包裹宽度不小于500mm。再用粘土压盖。由于甩头暴露时间长,一定程度的水化难以避免,严禁对甩头反复揉搓、挤压而致使膨润土水化凝胶破坏、损失。甩头连接时,不应将已发生一定程度水化的甩头截掉,新防水毯可直接搭接在甩头上,并在缝内均匀连续的撒300mm宽5mm厚防水粉补强;连接时,应先撕掉收边条。甩头连接前,必须先将甩头部位的杂物清除干净。
(11) 注意事项
① 铺设防水毯前,应注意天气预报的天气变化,防止在雨前铺设。
② 铺设防水毯前要将基面各处的管线预埋好。
③ 如果基面含水率过高,经过反复的踩踏,基面土质成“胶皮”状,对于这样的基面,施工方要做降水或者局部换土处理。
④ 如基面为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对于这样的基面要进行换土处理,换土为粘土,土中不能含有杂物及石子,回填土要分层夯实,夯实度在85%以上。
⑤ 湖底铺设完防水毯,在回填土前,先将防水毯的搭接缝用粘土压盖600mmX300mm,压盖好后应立即向湖底回土进行覆盖,不得长时间的暴露,回填土应为粘土,夯实度必须达到85%,夯实厚度应不小于300㎜,回填土中不能含有尖锐的石子杂物等。
⑥ 直驳岸在铺设完防水毯后,在防水毯外侧,应砌筑石头墙时,石头墙与防水毯之间留30㎜的缝隙,随砌筑随用水泥砂浆将缝隙塞实。
1.9厚粘土回填
当防水毯铺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厚粘土回填,尽量使当天完成的防水毯全部完成回填工作,如实在无法完成,对未回填的部分进行覆盖避免曝晒或雨淋等情况。
为避免回填及夯实施工时对防水垫造成损坏,可考虑加防护板;回填时为防止防水毯的损坏,回填土中不能含有粒径大于10mm以上的碎石,扫除掉其中的石块、木块、混凝土块或其它有尖角的杂质;回填土厚度设计要求为40cm,应分级回填夯实,压实度不能低于85%。
1.10火山岩散置
厚粘土回填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湖底火山岩散置。挑选的火山岩应在尺寸大小上基本一致,置放时保持分布均匀,堆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