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雷学业 陈定增
你可能听说过芷江受降仪式,南京受降仪式,但你不一定听说过东京受降仪式。1945年9月2日,美、苏、中、英、法、奥等盟国在日本本土东京湾举行了日本投降受降仪式。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率队赴日本东京湾,出席了日本投降受降仪式,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了日本投降。
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羊石村,长眠着一位虽然默默无闻但曾出席过日本本土受降仪式的苗族抗日英雄——陈长高。
陈长高,男,苗族,1916年出生在城步羊石村的一个贫苦苗民家里,其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苗族农民,和当时绝大多数苗胞子弟一样,陈长高也自幼丧失了入学读书的机会,成为文盲。
参加“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
1940年,神州大地的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地处湘桂边境的大后方城步苗乡,也掀起了报名参军、抗日救亡的高潮,“好男儿,当兵去”成为苗乡山寨的时髦语言。这一年,24岁的陈长高也主动报名参军,经过艰苦训练,他于1942年4月被编入国军六十六军新编三十八师,师长是国军中鼎鼎有名的抗日名将孙立人,陈长高被分配到一一三团迫击炮连当炮手。陈长高虽然没有文化,但他身上流淌的是苗族同胞精忠报国、霸蛮能干的血性,他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炮兵技术,很快就掌握了射击技术的各种要领,成为技术过硬的一名一等炮手。经过多重选拔考核,陈长高被挑选到由三十八师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参加对日作战,经历了仁安羌大捷、甘卡战斗和八莫战斗。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并迅速攻占东南亚,1942年3月上旬进占当时英属殖民地缅甸首都仰光。仁安羌位于缅甸曼德勒西南250公里,是缅甸的大油田,当时年产量达100万吨,从而成为日军夺取的重要战略目标。当时英军人数虽多,但士气全无。为了尽早撤退,他们于15日开始炸毁油田。日军33师团长樱井闻讯后立即命属下两个联队火速赶到了仁安羌,企图断绝英军退路,继而实施包围,全歼英军守卫部队。
此时,正值国民政府应盟国的请求,向缅甸派遣远征军。14日下午5时,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命令一一三团支援英军。一一三团在团长刘放吾的带领下,于16日午后4时火速向仁安羌进发。一一三团虽然是由税警团改编而成的杂牌部队,但在刘放吾的带领下注重军事训练,每人每天至少跑5000米,全团官兵实弹射击命中率达七成以上,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本领。刘团长是湖南桂阳人,该团士兵是刘放吾从家乡招募而来的,多是邻里乡亲,他们彼此扶持照顾,非常有凝聚力。刘团长率军到达仁安羌后,立即挺进到平墙河河岸,并派副团长曾琪赴河岸附近侦察敌情,忽然发现有小股日军在一一三团附近活动,刘放吾即刻命令3营发起攻击,一举消灭了这股日军。在观察敌情后刘团长即向孙师长建议,应该首先夺取跨越平墙河上的大桥,消灭北岸的日军守军,然后再厅取仁安羌。这一计划得到了孙立人师长的批准。
仁安羌大捷
当时敌我双方情况是,日军三十三师团有近万人,且自入缅以来一直未遇到过硬对手,因而十分自信而又骄横,以逸待劳;而一一三团仅千余人,且刚刚经过长途跋涉,十分疲惫,敌我力量悬殊。但一一三团是装甲兵团,机动能力很强,加之刘放吾团长很能带兵打仗,因此,中国远征军对打赢第一仗充满了信心。
18日清晨,刘团长率领各营在英军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向平墙河北岸的日军发起进攻。已经包围英军的日军虽发现腹背受敌,但轻视中国军队,他们一面用大炮向一一三团阵地猛烈轰击,一面组织反击。刘团长组织火力打击敌人的火力点,并命令部队向敌阵迅速发起进攻。下午4时左右。一一三团攻克敌军阵地,日军纷纷向河对岸逃去。当晚,刘团长命部下彻夜守卫,以防日军夜间反扑。19日,营救被围英军的战斗正式打响,刘放吾命令2营在正面牵制住日军,自己率领其他营,向日军阵地的右冀包抄。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日军飞机猛烈轰炸,3营营长张琦不幸中弹牺牲,刘团长率部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肉搏,直到傍晚6时才击溃敌人的包围,终于夺回了被日军占领的油田。由于一一三团打开了一个大缺口,被包围的英军其余部队7000多人全部杀出重围。这些被围困3天的英军官兵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大声喊着“中国顶好”。战斗虽然告一段落,但不少残敌仍利用英国人在油田修筑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顽抗,刘团长命令预备队逐门逐户地肃清残敌,同时命令1营固守制高点,掩护英军突围。至20日中午,英军才从一一三团左冀向平墙河北岸完全退出。20日上午,日军约400余人试图从左冀包抄,并向刘团长指挥所猛烈开炮。刘团长当即指挥部队迅速切断这股敌人的退路,经3小时激战歼灭了这股敌人。
陈长高当时在迫击炮连,该连积极配合兄弟连队,以密集的炮火摧毁日军工事,杀伤大量敌军。激战两昼夜,一一三团以少胜多,歼敌1200余人,解救出英军7000多人以及传教士、记者等500余人,缴获日军从英军手中夺走的100多辆汽车和1000多匹战马。一一三团以身殉国204人,受伤318人。仁安羌战役创造了国军自抗战以来和二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
甘卡战斗
从1943年开始,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命令新三十八师在野人山一带修筑公路并担任掩护,以切断侵缅日军退路,包抄歼敌。在向南推进过程中,频繁遭到了日军骚扰破坏。到了1944年12月下旬,同样担负掩护修路任务的一一二团遭到了日军的突然包围,情况万分危急。六十六军军长郑洞国决定在帮加一带发起对日军十八师团攻击。12月24日晨6时30分,战斗打响,三十八师担任主攻,一一三团向敌人正面发起进攻,一一二、一一四两个团迂回合击,很快将日军十八师团主力五十五联队包围在甘卡。此时已担任下士副班长的陈长高与战友们一起,将大炮拉到最前沿,抵近日军阵地射击,立时摧毁了日军五十五联军指挥所,使日军成为无头苍蝇。经过两个月的较量,共歼灭日军1400余人,俘敌283人,日军第十八师团遭受重创,师团长田中新一少将率领残部逃往缅甸南部八莫地区。
八莫战斗
日军第十八师团退到八莫不久,很快就被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包围在孟拱和密支那地区。1945年5月27日,中国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孟拱河,对八莫日军发起猛攻。历经二十天激战,共歼灭日军5000余人,俘获大尉以下官兵89人,缴获火炮30多门、汽车200余辆。至6月16日攻克卡盟,日军第十八师团几乎全军覆没。受命前来增援的日军五十六师团长水上源藏少将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他撇下残部,剖腹自尽。至此,中国远征军取得全面胜利。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因功被提拔为新一军军长。陈长高也立下大功,获得了由蒋中正亲自签发的奖章,奖章的执照上写着:“陆军新三十八师第一百一十三团迫击炮连下士副班长陈长高因缅北战役著有功绩,今依陆海空奖励条例第三条第一款量准,国民政府给予二等奖章一座,合发执照以资奖励。委员长蒋中正。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奖章第一三一一号”。
赴日出席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陈长高作为被选中士兵代表,随同其他官兵一起,从广州坐军舰经香港,历时9天到达东京,出席了在日本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军舰上举行的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成为一名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在本土签订投降书的历史见证人。
1945年9月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率领中国代表团来到了东京湾,登上美军密苏里舰,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军投降。上午九时,受降签字仪式正式开始。签字的仪式是这样的:太平洋战区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代表盟国签字,然后是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代表美国签字,接着是徐永昌代表中国签字,此后依次是英国、苏联、澳洲、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代表签字受降。两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到了现场,记录了这一人类历史的重大时刻。陈长高有幸成为这一重大事件的见证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陈长高继续在国民党部队当兵。解放战争爆发后,陈长高所在部队起义归顺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也就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解放后,陈长高复员回到家乡,由于他在国民党部队服役的时间比较长,经历复杂,他的身世从未向人透露。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视为“21种人”受到冲击,其所有证件几乎被造反派全部烧毁。
1992年,一代抗日英雄陈长高因病去世,享年76岁。
参考资料:《城步文史》第六辑:《一位不为人知的抗日勇士陈长高》(陈定增文)